每周一药(泽泻)

泽 泻

泽泻.jpeg

本品为常用中药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为上品。李时珍谓:“去水曰泻,如泽水之泻也,故名”。
 

【别名】泽夕。

【来源】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tnale(Sam.)JuzeP.的干燥根茎,均为栽培。

【产地】建泽泻:主产于福建的建瓯;川泽泻:主产于四川的灌县;广泽泻:主产于广东的湛江。

【性状鉴别】 

建泽泻:呈圆球形或倒卵圆形。长约4~7厘米。直径约3~5厘米。外表皮黄白色。顶端有茎痕。周身有不规则的环状隆起岗(俗称岗纹)及多数散在的突起小点状的须根痕。质坚实。断面淡黄白色,肉眼观察呈粉性,颗状,显微镜下观察如海绵体,但较紧密。味甘微苦。以个大独茎,色黄白,质坚者为好。

川泽泻:呈椭圆形,个稍小于建泽泻。外表淡黄褐色,顶端茎痕略小,有的具2~3个茎基痕,形成畸形,皮略粗,环状隆起岗不明显,有多数散在须根痕,下端较尖,多数带有突起的疣状疙瘩,疙瘩周围有未去尽的须根残留。质亦坚实,断面深乳黄色,显微镜下观察海绵状结构略松泡,气味与建泽泻同。习惯认为品质不及建泽泻好。

广泽泻:长圆形,长约4-7厘米,直径2.5~4厘米。外表皮黄白色,亦不显隆起岗纹。下端亦带有多数突起的疣状疙瘩或脱落疙瘩后的白色凹痕,质较轻松,味苦甜不一。。

【主要成分】

1、挥发油,内含糠醛;2、其乙醇提液含生物碱、植物甾醇及天门冬素;3、其水及苯提取物有抗脂肝成分。。

【药理作用】

1、利尿:作用显著,能增加尿量、尿素与氯化物的排泄。

2、降胆固醇:动物实验发现,泽泻对家兔血中胆固醇含量有轻度抑制作用,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,但临床尚未用于治疗动脉硬化。

【炮制】切片生用或盐水炒用。

【性味】甘、寒。

【归经】归肾、膀胱经。

【功效】利水渗湿泻热。

【主治】小便不利,淋病尿血,湿热痰饮,水肿胀满,脚气。

【临床应用】 

1、用于肾炎水肿或脚气水肿,取其有利尿消肿作用。常配茯苓、白术、方如四苓散。可以此方为基础,随症加减。

2、用于治疗由肾阴不足(肾阴虚)、肾火亢盛而引起的的遗精、滑精、眩晕等证候,取其有泻肾火的作用(可能与利尿清热有关),但须配合其他滋补肾阴的药物,如熟地、山萸肉等,方如六味地黄丸。六味地黄丸既有熟地、萸肉、山药之补,又有泽泻之泻,泻去肾火,使补药更能发挥作用,这样一泻一补,一开一合,相反而相成,共奏补肾阴之效。但要注意,由肾阳虚而引起的滑精以及无湿热者,则不宜用泽泻。

【用量】6-15g 分量不宜过大。

【处方举例】 

四苓散(《明医指掌》):茯苓12g 泽泻6g 猪苓9g
白术9g水煎服。

【附注】

1、泽泻商品,原分建泽泻(包括江西广昌)与川泽泻两大类。由于利用秋冬水田空闲期间栽种,并可利用泽泻的叶压一次绿肥,因而江南各省多有引种,并已成功。因引种的来源不用,商品形态不一,但基本上相差不大,如广泽泻,在湛江地区,多在入冬栽培,初春采收。茎叶翻于土中,压作绿肥。这样一举两得,既生产了泽泻又压了绿肥。但生长日期较短,泽泻个体较小,不太成熟,因而气味也不同。一般成熟度较高的味较甜;成熟度较低的则较苦淡。

2、由于泽泻在加工干燥时,多用火炕烘干,内外色碴均会受一定影响,如火大则色重色褐,火小则淡,黄白,故外色内碴,不尽统一。

 

药材

泽泻药材.jpeg

饮片

泽泻饮片.jpeg
每周一药Wei Li泽泻, 中药, TCM